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1年第5期 > 正文
编号:12006833
80例亚硝酸盐中毒临床观察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2月15日 杨正华 郝德靖 徐苗苗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1380KB,1页)。
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探讨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方法。方法 2010年7月28日急诊抢救80例群体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。结果 80例患者64例于12 h内,16例经住院观察36~72 h后全部治愈出院。结论 加强卫生监督,个人饮食卫生,可以有效地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生,亚甲蓝是治疗亚硝酸盐中毒的首选药物。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亚硝酸盐;中毒;预防

    

    亚硝酸盐中毒,来势凶猛,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。变质蔬菜,新腌制的咸菜,食品加工中的防腐剂,工业盐等误食可发生中毒。也可因胃肠功能紊乱时,胃肠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,食入富含硝酸盐蔬菜在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,引起亚硝酸盐中毒,现就吉大四院80例亚硝酸盐中毒临床观察报告如下。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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,男62例,女18例,年龄18~52岁,平均32 .56岁。发病至就诊时间:2 h以内26例(30.25%),3~5 h 45例(56.25%),6 h以上9例(12.5%)。

    1.2 临床表现 2010年7月28日某工地200余人在食堂就餐,餐后80例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情况,其中16例较严重,64例经急诊治疗后病情好转治愈出院。16例经门诊治疗仍不缓解,住院观察2~3 d后全部治愈出院,无一死亡,救治及时亚硝酸盐中毒可治愈。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,一般潜伏1~3 h,中毒主要症状是组织缺氧引起紫绀现象,如口唇,舌尖,指尖青紫,患者眼结膜,面部及全身青紫。头晕,头痛,乏力,心跳加速,嗜睡和烦躁,呼吸困难,恶心,呕吐,腹痛,腹泻,抽搐痉挛严重昏迷,惊厥,大小便失禁,可因呼吸衰竭死亡。

    1.3 诊断 结合接触史,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动脉血气分析,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可明确诊断。血气分析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超过10%即为亚硝酸盐中毒。

    2 中毒机制

    亚硝酸盐为强氧化性,进入人体后,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成为高铁血红蛋白,失去运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,出现青紫中毒[1]。

    2.1 中毒原因 ①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,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煮熟蔬菜,此时原来菜内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转换为亚硝酸盐;②刚腌制不久的蔬菜(暴腌菜)含大量亚硝酸盐;③有些地区饮用水含有较多亚硝酸盐用该水煮粥或食物,再放在不洁锅内放置过夜后,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为亚硝酸盐;④食用蔬菜(叶菜)过多时;⑤腌肉食品中加入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(易熟、色泽新鲜);⑥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加入食品;⑦奶制品含有枯草梗菌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。

    3 中毒治疗

    3.1 一般处理 将患者置于通风处,吸氧2~4L/min,绝对卧床休息,注意保暖,密切观察缺氧症状是否改变及生命体征变化。

    3.2 清除毒物 催吐,洗胃,直至洗出液澄清,透明无色无味为止,中毒时间长可配合高位灌肠,清除残存毒物。

    3.3 特效药使用 静脉注射后口服亚甲蓝,有特效药性,静脉注射剂量1~2 mg/kg溶入25%~50%葡萄糖注射液20~40 ml缓慢静脉注射10~15 min,一般注射30 min后症状明显好转,如注射1~2 h症状仍不缓解可重复注射一次,患者症状好转后可口服1%亚甲蓝剂量3~5 mg/kg/次[2]。

    3.4 对症治疗 补液,补葡萄糖,维生素C,抗休克,输新鲜血,必要时换血治疗。

    3.5 预防措施 针对中毒原因,加强卫生监督和个人饮食卫生可采用如下方法:①蔬菜应妥善保存,防止腐烂;②不要短时间内吃大量蔬菜(叶菜)类食物;③苦井水勿煮粥及菜,尤其勿过夜;④误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面碱用;⑤勿食刚腌的蔬菜,腌菜时多放盐,至少20 d才可食用;

    ⑥食用剩的熟菜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1380KB,1页)